一、主要工作的回顾
尤其克服疫情影响,在1月份召开了线下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改选换届大会,在积极筹备开展国际国内学术大会,第四届全国失智照护师论文大赛,全国科普日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2023年1月11日下午,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召开。协会57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大会由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李坤成主持。
大会表决通过了《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换届选举办法》、《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章程》、《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会费收费办法》。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李坤成教授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高秋妮秘书长做理事会财务情况报告,张通副理事长代表监事会作监事会工作报告。大会还一致通过了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名誉理事名单。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69名理事。理事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监事会选举产生了监事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王虹峥当选为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研究员刘肇瑞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央党校院区院长肖卫忠教授;监事长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教授张通;高秋妮被聘为秘书长。
二、 探知新技术、新研究、新成果,开拓阿尔茨海默病新局面
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建设,发挥协会与对口国际
科技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务实合作,推动阿尔茨海默病(以下简称AD)及相关病国际学术交流和传播时效,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办,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承办的“2023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于2023年7月22-24日在北京以线上视频方式召开。此学术会议已经连续召开了8年,在国内外取得较大影响。今年的会议共有一个主会场,9个分会场,邀请了世界AD领域的权威专家9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98名,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主题,展开深度的学术交流,从多维度、多层次作AD及相关病领域的高层学术报告,会议3天浏览量达到100,000余人次。
在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的大力资助和支持下,协会自年初开始启动会议准备,制定方案,与国际组织紧密联系,发出活动邀请,发布会议通知,征集论文,检索、翻译国内外资料;审阅、整理会议指南、印制论文集、场地选择、保障大会顺利召开、总结会议资料。
三、 开展照护大赛,培养人才队伍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与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于2017年、2019年、
2021年共同举办了三届百名失智照护师论文大赛,均由北京市民政局为指导单位,第三届与日本富士山麓医院联合举办。
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与北京老龄产业协会共同于2023年7月23日北京以线上视频的方式召开全国第四届百名失智照护师论文大赛。此次比赛,共收到参赛论文108篇,从中挑选出64篇论文参加大赛,经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29名。
全国第四届照护师论文大赛是为广大基层失智照护人员和家属搭建一个交流经验技能、吐露心声、不断成长进步的平台,起到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弘扬科学精神、提高行业凝聚力的作用。在今后的失智照护服务工作中,协会将大力宣传“老有作为”,打造一个终生劳动的社会。
四、 国家战略和政策分析论坛:
7月24日,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和资助的国家战略和政策分析论坛-北京率
先制定AD防治战略计划决策沙龙以线上直播分会场的方式召开。中科院院士陈可冀为沙龙做开模式致辞,由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研究员刘肇瑞主持,六位权威专家及学者就AD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做了专题报告。来自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军教授,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理事长王虹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郁金泰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公共健康学院的张修斌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朱光明教授、执业医师门诊合伙人谢亚霞博士等专家做主旨报告,分别借鉴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阿尔茨海默病及痴呆症的战略计划,结合“中国应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控策略建议”等主旨报告,讨论了各国对我国同类政策制定的启示,通过国家战略和政策分析明确阿尔茨海默病防控策略。此次论坛当日浏览量达到5800人次。
五、2023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与防控策略”报告发布
2023年9月17日,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办,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阿尔茨海默及相关病杂志社承办的2023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与防控策略”新闻发布在北京科学中心召开。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和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的专家、理事、各界人士及各大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发布。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军教授首先介绍了撰写“2023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与防控策略”报告的目的及报告的全貌,报告是针对我国政府和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为 医学专业人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和照护者、政府政策制定人员、养老机构等提供基础数据,旨在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分析,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
苏州大学徐勇教授,通过分析我国不同年龄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患病和死亡情况,总结出阿尔茨海默病及其它痴呆的早期预防的中国策略和方案等五特点三对策,简要阐述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及防控策略的结论。
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理事长王虹峥教授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和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自2021年发布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战略行动计划建议》、2022年《阿尔茨海默病全国知晓率和现状的调查》及《2023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数据与防控策略》报告书,三个重要报告,为中央提供了制定阿尔茨海默病防治重要政策的依据,成为我国全面开展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北京安定医院马辛教授、川北医学院附院神经疾病研究所所长王晓明教授、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刘肇瑞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副会长李坤成教授、北京医院副主任护师赵禾欣女士、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彭丹涛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侯清华副教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恽晓萍教授、湖南乾康科技有限公司戴正乾董事长、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李志刚教授、北京丹溪堂有限公司卢宇东董事长、上海剪爱公益汤彬理事长等专家学者就13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在制定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的防控战略和完善防治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乔立艳教授最后总结说,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以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为己任,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和照护者、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人员、养老机构等发布重要报告,以期缓解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疾病整体负担,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六、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向全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普资源供给
为响应中国科协发起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北京市科协的资助支持下,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基层科普活动,通过专家义诊、演讲、现场宣传、举办联谊会的形式,让老百姓了解AD,预防AD。让病人家属可以更好的照护AD患者,带给病人安详的晚年生活。
活动以科普讲座、科普展览、义诊咨询、文艺演出、拍摄短片、线上直播、现场互动体验、问卷调查等形式展开。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海馨健康小屋、椿萱茂北京养老院、航天中心医院等6家医院、社区和养老机构参加了由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主办的2023年北京基层科普宣传行动。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二科携手中国建筑设计院及本院心理科,于9月21日上午在病区开展了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科普及康复环境改造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现场体验等形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大厅举行八段锦,是广安门医院老年科方继良研究团队共同参与举办的一次义诊活动,活动邀请到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王虹峥会长,广安门医院李杰副院长莅临指导。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开展“认知障碍早防早治 改善认知无关早晚”老年认知障碍线上护理科普直播活动。海馨健康小屋组织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社区工作者先后在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2个社区以不同内容形式为社区居民、养老驿站的老年人群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远洋养老椿萱茂集团的“基层科普行动中央专项”活动,9月先后在北京、天津举办多场全国性系列大型活动,在北京、天津组织AD家属联谊会,与家属倾情互动,两地累计参与近百人。航天中心医院在门诊大厅举行义诊宣传活动,由神经内科医生以及苗凤茹认知训练护理工作室的认知训练师组成阵容强大的专家团,采用面对面形式,为群众进行科普宣讲、问诊、答疑解惑。该团队还走进玉泉路社区,带领大家体验运动疗法和简单易学的手指操,最后以团队活动的形式进行了多种带有思考力与记忆力的娱乐性质的非特异性活动。
此次义诊活动,在营造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上,不仅让群众感受到了贴心、优质的服务,还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AD的了解和认知,增强了群众自我预防能力,对降低AD患病率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的同时,让更多的人远离AD,享受优质的晚年生活。协会公众号和网站的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
七、 开展科学研究实验,进行AD早期筛查工作
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影响着许多老年人的生活,研究者发现,许多认知正常的老年人表现出大脑中脑脊液的异常,这些人目前被分类为临床前潜伏阶段阿尔茨海默病,40-6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临床AD,每年约占5-25%。
生物标记有希望作为早期诊断AD的有效手段,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配合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与湖南乾康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科学实验研究,采用创新的专利技术开发出人尿液检测试剂盒,该产品检测操作简便、无创、快速、精准的使用特点符合AD早期筛查的应用场景,有望成为目前最简便有效的AD早期筛查解决方案。
2023年3月已经与全国5家医院签订了实验合同,通过了这5家医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对参与研究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培训,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5月份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乔立艳教授为科研组长,在这5家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经过7个月的时间,目前5家医院提供了数据。该实验项目有望12月份提交测试结果,以评价该产品是否满足预期用途的要求。
八、积极开展党建工作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党建小组8月份组织全体人员来到卢沟桥,体会曾经的烽火硝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赵裕民同志以《弘扬抗战精神》为主题向全体同志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听完赵裕民老师的分享,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协会党建小组成立于2008年,平均每年活动4-5次,参与协会重大事项决议、决策,包括换届改选;领导成员更替;协会办事机构人员聘任。党建小组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电话及开会等形式开展活动,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党和国家及科协、民政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对社会组织的各项要求。每年都有工作总结,并撰写党建大事记。
九、扩大协会影响力,密切联系新闻媒体
2023年6月30日北京电视台“健康北京”以《老年人糊涂是病吗?》为专题栏目,专访了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及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专题内容为:“阿尔茨海默病不是衰老的必然结果,其发病及加重有诸多危险因素,关键在于早期科学预防。只要积极采取多种综合预防措施,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速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军教授、李坤成教授、理事长王虹峥教授、理事李缨教授、赵禾欣老师分别参加节目录制,专访节目于2023年7月至9月在北京电视台循环播出。
十、自强办会,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 积极做好会员发展,充分发挥会员的积极作用:截止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已发展个人会员510人。协会积极为会员服务,加强联系,共同配合,连续10年申请国家1级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每年为参加学术活动的会员发放学分。每年举办的学术大会均专门设立青年分会场,通过加强政治引领,服务专业人才成长,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动老年公益事业发展。
* 协会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议、视频会议,向理事会通报会议情况,重大事项随时通报理事会,并取得理事书面反馈意见。
* 强化整章建制基础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以财务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财务纪律,规范收费行为。每年接受专门审计,并向常务理事会报告。
* 增强服务意识,创造需求、增强活力,设法拓宽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加强内部工作机构的管理,适时优化调整协会机构设置。
十一、加强网站建设
为了服务大众,传播科学知识,适应信息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协会对网站进行了多次升级,从版面设计和内容更新都做了大幅调整,有中英文网站,以适应国际交流。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站的服务功能,协会专门成立了网络服务督查组,聘请了三位信息方面的专业人士,定期对网站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指导,目前网站的浏览量10,000以上/月。
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长: 王虹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