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Dementia)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广义的老年痴呆指的是老年期所患的痴呆,根据病因不同大致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类型的痴呆(由脑外伤、中毒、维生素缺乏、脑积水、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帕金森病、慢性病毒性脑炎等引起)。据国外报道,在不同大洲的某些城市60岁以上人群痴呆的患病率在2.01%~10.6%之间
[1],与年龄、教育、社会关系及社交活动、网络使用、血管疾病存在相关关系。2013年丁玎等报道,3141名60岁以上上海城区老年人群中痴呆患病率为5.0%
[2];2017年马明等报道,712名60岁及其以上居住在长春市南湖社区的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6.83%
[3]。云南省早在2001年进行过一项针对阿尔茨海默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总患病率为1.25%
[4],但无老年痴呆患病率的报道。官渡区是昆明市域内集医疗、教育、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区,在云南省最具代表性。为此,我团队对昆明官渡区≥60岁老年人群痴呆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同期国内外其他地区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预防痴呆的发生或延缓痴呆的进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居民:①调查之日年龄≥60岁居民;②户口所在地为昆明官渡区;③调查期间在官渡区持续居住或离开不超过1周。
1.2 调查地区
昆明市官渡区所辖9个街道办事处,共97个社区。
1.3 抽样方法
依照整群抽样的原则,以9个街道办事处为分组单位,划分9个组;每个组中抽取随机排列的3个社区中1个作为目标小区,简单随机抽样其中30户为研究对象。
1.4 调查人员
共5人,来自我院神经内科,为经过严格专业培训的住院医师及研究生。
1.5 调查方法
①入选人群统一运用MMSE、调查问卷(包括基础病史、其他疾病、痴呆家族史、生活习惯、慢性病长期服药史及指标控制情况、精神疾病、职业暴露、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照料人等)、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等量表进行筛查。②有焦虑或抑郁倾向者,加做汉密尔顿焦虑或抑郁量表。③诊断标准:对MMSE筛查后文盲组≤17分、非文盲组<24分的人群进行临床诊断,痴呆的诊断标准参照NIA-AA和DSM-5。④诊断要点:a.干扰了工作或日常活动的能力。b.往日的功能和表现水平下降,不能用谵妄或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c.认知或行为障碍涉及2个以下领域:获取或记忆新知识的功能受损伤;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力障碍;视空间能力障碍;语言能力受损(包括说话、读书、写字);人格、行为或举止改变。d.社会能力受损可通过ADL量表评分:2项或2项以上≥3分,或总分≥22分。⑤排除诊断:既往有明确精神疾病或目前有精神症状正在诊治者;有焦虑抑郁倾向,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证实的认知功能减退。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表达为n(%),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痴呆患病率与患病率分布特点
2.1.1 基本信息与患病率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表2。调查对象计1097人,痴呆患者计103人,初始患病率为9.39%,其中男性63(9.6)、女性40(9.0)。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urvey respondents |
项目 | 人数 | 构成比/% |
---|
性别 |
|
|
男 | 654 | 59.6 |
女 | 443 | 40.4 |
年龄/岁 |
|
|
60~64 | 230 | 21.0 |
65~69 | 291 | 26.5 |
70~74 | 211 | 19.2 |
75~79 | 175 | 16.0 |
80~84 | 118 | 10.8 |
85~89 | 53 | 4.8 |
90~94 | 18 | 1.6 |
95~ | 1 | 0.1 |
文化程度 |
|
|
文盲 | 110 | 10.0 |
小学/自学 | 396 | 36.1 |
初中 | 237 | 21.6 |
高中/中专 | 177 | 16.1 |
大学/大专 | 177 | 16.1 |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的构成比分析Tab.2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sex |
项目 | 男 | 女 |
---|
人数/人 | 654 | 443 |
病例组 | 63 | 40 |
对照组 | 591 | 403 |
患病率/% | 9.6 | 9.0 |
χ2 | 0.113 |
P | 0.411 |
2.1.2 痴呆患病率分布特点
如表2所示,性别与患痴呆无明显相关性(χ2=0.113,P=0.411)。如表3所示,以5岁为一个年龄梯度,各年龄梯度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患痴呆具有相关性;随年龄递增,总患病率呈递增趋势(χ2= 132.078,P< 0.001)。如表4所示,各文化程度间具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与患痴呆具有相关性;随文化程度提高,总患病率呈递减趋势(χ2=19.658,P=0.001)。
表3 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的构成比分析Tab.3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age |
项目 | 年龄/岁 |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
人数/人 | 230 | 291 | 211 | 175 | 118 | 72 |
病例组 | 5 | 11 | 11 | 30 | 20 | 26 |
对照组 | 225 | 280 | 200 | 145 | 98 | 46 |
患病率/% | 2.2 | 3.8 | 5.2 | 17.1 | 16.9 | 36.1 |
χ2 | 132.078 |
P | <0.001 |
表 4 病例和对照组文化程度的构成比分析Tab.4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degree of education |
项目 | 文盲 | 小学/自学 | 初中 | 高中/中专 | 大学/大专 |
---|
人数/人 | 110 | 397 | 236 | 177 | 177 |
病例组 | 21 | 35 | 26 | 14 | 7 |
对照组 | 89 | 362 | 210 | 163 | 170 |
患病率/% | 19.1 | 8.8 | 11.0 | 7.9 | 4.0 |
χ2 | 19.658 |
P | 0.001 |
2.1.3 生活方式与患病率
如表5所示,有无娱乐活动、有无偏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娱乐活动χ2=5.796,P=0.016;偏食χ2=8.517,P=0.004。有无娱乐活动及偏食与患痴呆有相关性,无娱乐活动者、有偏食者的患病率均较高,分别为4.7%、12.5%。而吸烟、饮酒、喝茶和运动情况4项因素与痴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表5 病例组和对照组生活方式的构成比分析Tab.5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mode of life |
项目 | 吸烟 有 无 | 饮酒 有 无 | 喝茶 有 无 | 运动 有 无 | 娱乐 有 无 | 偏食 有 无 |
---|
人数/人 | 294 | 324 | 215 | 403 | 388 | 230 | 369 | 249 | 210 | 408 | 32 | 586 |
病例组 | 8 | 13 | 7 | 14 | 9 | 12 | 10 | 11 | 2 | 19 | 4 | 17 |
对照组 | 286 | 311 | 208 | 389 | 379 | 218 | 359 | 238 | 208 | 389 | 28 | 569 |
患病率/% | 2.7 | 4.0 | 3.3 | 3.5 | 2.3 | 5.2 | 2.7 | 4.4 | 1.0 | 4.7 | 12.5 | 2.9 |
χ2 | 0.783 | 0.020 | 3.694 | 1.321 | 5.796 | 8.517 |
P | 0.376 | 0.887 | 0.055 | 0.250 | 0.016 | 0.004 |
| Note: the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yes": smoking,≥ 10 cigarettes / day × 5 years; Drinking, 50 ~ 150 ml / day × 10 years; Drinking tea, ≥ 10 g / day × 5 years (average); Exercise, ≥ 3 times / week (flat Both); Entertainment, ≥1 time / week (average); Partial diet, basically not eating or fasting a kind of food (such as only eating vegetarian or only eating one kind of meat, only eating soft and rotten food, not eating fruit, etc., except allergic food) |
2.1.4 健康状况与患病率
如表6所示,在健康状况中包含了“失眠”“两种以上慢性病”“长期服药”的内容,χ2=2.139,0.734,2.0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它们与患痴呆无明显相关性。睡眠不佳为调查对象主观表述,包括入睡困难、质量下降、时长缩短等。如表7所示,在既往史中包含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内容,χ2=2.323,0.010,1.625,0.350,P>0.05,它们与患痴呆无明显相关性。
表 6 病例和对照组健康状况的构成比分析Tab.6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health condition |
项目 | 失眠 有 无 | 两种以上慢性病 有 无 | 慢性病长期服药 有 无 |
---|
人数/人 | 230 | 388 | 239 | 379 | 379 | 239 |
病例组 | 11 | 10 | 10 | 11 | 16 | 5 |
对照组 | 219 | 378 | 229 | 368 | 363 | 234 |
患病率/% | 4.8 | 2.6 | 4.2 | 2.9 | 4.2 | 2.1 |
χ2 | 2.139 | 0.734 | 2.025 |
P | 0.144 | 0.392 | 0.155 |
表 7 病例和对照组既往史的构成比分析Tab.7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past history |
项目 | 高血压 有 无 | 糖尿病 有 无 | 冠心病或心脏病 有 无 | 脑血管疾病 有 无 |
---|
人数/人 | 311 | 307 | 93 | 525 | 136 | 482 | 51 | 567 |
病例组 | 14 | 7 | 3 | 18 | 7 | 14 | 1 | 20 |
对照组 | 297 | 300 | 90 | 507 | 129 | 468 | 50 | 547 |
患病率/% | 4.5 | 2.3 | 3.2 | 3.4 | 5.1 | 2.9 | 2.0 | 3.5 |
χ2 | 2.323 | 0.010 | 1.625 | 0.350 |
P | 0.128 | 0.921 | 0.202 | 0.554 |
2.1.5 相关个人史及家族史与患病率
如表8所示,在个人史及家族史中包含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照料人”“痴呆家族史”“职业暴露”等内容,经Fisher's精确检验,提示P>0.05,认为这些影响因素与患痴呆无明显相关性。
表8 病例和对照组病史的构成比分析Tab.8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history of disease |
项目 | 重大负性生活事件 有 无 | 照料人 有 无 | 痴呆家族史 有 无 | 职业暴露 有 无 |
---|
人数/人 | 85 | 533 | 494 | 124 | 27 | 591 | 89 | 529 |
病例组 | 4 | 17 | 17 | 4 | 1 | 20 | 3 | 18 |
对照组 | 81 | 516 | 477 | 120 | 26 | 571 | 86 | 511 |
患病率/% | 4.7 | 3.2 | 3.4 | 3.2 | 3.7 | 3.4 | 3.4 | 3.4 |
χ2 | — | — | — | — |
P | 0.514 | 1.000 | 0.615 | 1.000 |
2.2 痴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χ2检验中P<0.1的自变量(年龄、文化程度、喝茶、娱乐、偏食)纳入到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结果如表9所示:高龄组(75~、80~、85~)、低文化程度组(小学、初中),OR=11.207,11.090,28.383,9.700,10.355,且P<0.05,表明以上因素与患痴呆相关,为痴呆的危险因素;有娱乐活动,OR=0.182,且P<0.05,表明有娱乐活动与患痴呆相关,为痴呆的保护因素;其余各因素,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患痴呆无明显相关。
表9 痴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9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ementia |
因素 | B | 标准误 | Wald | P | OR (95% CI) |
---|
年龄/岁 |
|
|
|
|
|
60~ | 0.000 | — | — | — | 1.000 |
65~ | -0.270 | 1.428 | 0.036 | 0.850 | 0.763(0.046~12.532) |
70~ | 0.028 | 1.434 | <0.001 | 0.984 | 1.028(0.062~17.100) |
75~ | 2.417 | 1.128 | 4.592 | 0.032a | 11.207(1.229~102.198) |
80~ | 2.406 | 1.135 | 4.490 | 0.034a | 11.090(1.198~102.661) |
85~ | 3.346 | 1.127 | 8.806 | 0.003a | 28.383(3.114~258.679) |
文化程度 |
|
|
|
|
|
文盲 | 2.144 | 1.295 | 2.742 | 0.098 | 8.531(0.674~107.901) |
小学 | 2.272 | 1.123 | 4.091 | 0.043a | 9.700(1.073~87.697) |
初中 | 2.337 | 1.086 | 4.633 | 0.031 a | 10.355(1.233~86.997) |
高中/中专 | 0.082 | 1.450 | 0.003 | 0.955 | 1.085(0.063~18.626) |
大专/本科 | 0.000 | — | — | — | 1.000 |
喝茶 |
|
|
|
|
|
无 | 0.000 | — | — | — | 1.000 |
有 | -0.875 | 0.499 | 3.070 | 0.080 | 0.417(0.157~1.109) |
娱乐 |
|
|
|
|
|
无 | 0.000 | — | — | — | 1.000 |
有 | -1.702 | 0.786 | 4.692 | 0.030a | 0.182(0.039~0.850) |
偏食 |
|
|
|
|
|
无 | 0.000 | — | — | — | 1.000 |
有 | 1.186 | 0.729 | 2.645 | 0.104 | 3.273(0.784~13.658) |
| Note: a P < 0.05, which was related to dementia |
3 讨论
3.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官渡区60岁以上的人群痴呆总患病率为9.39%,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据报道,世界各个地区的痴呆患病率均波动在2.9%~12.5%之间
[5]。2016年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15%
[6]。2001年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云南省阿尔茨海默病总患病率为1.25%
[4]。2002年对云南省长寿地区老年人残疾的调查提及,老年性痴呆伤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百岁老年人患老年痴呆为14%。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官渡区痴呆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许多报道老年痴呆患病率特指阿尔茨海默病,而我们此次的调查特指老年期所患的痴呆,根据病因不同大致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类型的痴呆(脑外伤、中毒、维生素缺乏、脑积水、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帕金森病、慢性病毒性脑炎等引起),故患病率高于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痴呆患病率;②昆明市属于西南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落后,居民对痴呆早期诊断及治疗的认知不足,往往会延误其最佳诊治时期;③昆明市多数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生及普通内科医师,对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早期识别诊断治疗缺乏经验及专业培训;④云南省多数社区医院对推广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疾病的早期诊治知识,科普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本调查人力资源及调查区域有限,样本数量不够多,难以在同年龄、同文化、同地区的背景下进行患病情况对比。
3.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龄和低文化程度为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随年龄梯度递增,总患病率随之递增:到75岁以上,患病率呈3倍的趋势增长;85岁以上,患病率高达36.1%。在文化程度因素中,文盲组患病率最高,达19.1%,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患病率呈递减趋势,到大学组降至4.0%。大多学者认为高龄和低教育程度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而对于性别对痴呆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女性痴呆患病率普遍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但仅在74~79岁和≥85岁年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7]。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性别与痴呆无相关。可能的原因为:①调查中,男、女性别基数相差211人(男性多于女性),所选调查对象男性多;进行调查量表内容询问时,女性对调查问题较敏感,失访比例高;③本次调查并未细化分组,仅完成了总患病情况统计,从而导致性别差异不能显示。尽管如此,男性的患病率较女性而言略有升高。有研究认为男性血管性痴呆患病率高于女性,因我们在此项调查中,并未做痴呆的病因分型,故而出现这一结论。
3.3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在生活方式中,有娱乐活动是痴呆的保护因素,偏食可能是痴呆的危险因素。在以往的报道里,认知娱乐活动的干预对轻到中度痴呆患者的作用优于任何药物作用。原因是娱乐项目的参与可增加大脑知识储备,能够通过增加额叶的血流量来激活认知功能,改善痴呆临床症状、延缓痴呆病理改变
[8]。所以,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娱乐活动,对身心健康均有益处。饮食方面,有研究指出,以鱼、家禽肉、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模式,能使认知呈现一个更好的状态,饮用相对量多的绿茶是痴呆的保护因素
[9],但在饮用量(茶、酒)上有待进一步检验。运动方面,有研究指出,多组分运动训练可能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10],提倡有氧运动对预防和延缓痴呆的进程有一定帮助。在本研究中,居民所进行的散步、跳舞、游泳等属于低到中等强度的富氧运动,结果相悖,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体育锻炼对老年个体的影响不同,还需根据运动的内容、量及时间等因素进一步开展研究。偏食一般指的是只喜欢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或对某一类食物表现喜厌的不良习惯。因我们调查的是老年对象,往往受生活习惯、信仰、牙齿脱落等的影响,故以禁吃或基本不吃一类食物大于1年以上考虑为偏食(如不吃肉,或只吃一种肉类或只吃软烂食物、不吃水果等),而偏食可能导致体内营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相对不足,可能是一些痴呆的危险因素(如酒精性痴呆、维生素缺乏痴呆等)。
3.4 本研究将“合并两种以上慢性病”“长期服药”作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提示与痴呆患病无相关性。很多学者报道了某种慢性疾病与痴呆的关系,有的认为糖尿病、卒中等因素与老年痴呆患病相关,而有的认为对痴呆患病率的影响无关。因此,将不同痴呆亚型细化后再与某种慢性病作相关性比较,是较好的选择。在睡眠方面,Guarnieri等认为睡眠障碍时,大脑清除的Aβ减少,Aβ脑内积聚导致AD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11]。而本研究表明,失眠与痴呆无相关性,可能由于未将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纳入研究,使得这一结论还有待深入分析。对于个人史及家族史,以往有报道认为,负性事件、痴呆家族史等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而本研究结果提示与痴呆患病无相关关系,尚需要更多样本积累证实。
综上所述,云南省昆明官渡区的痴呆患病率高于全国。高龄、低文化程度为痴呆的危险因素、偏食可能是痴呆的危险因素,娱乐是痴呆的保护因素,增加受教育机会、培养娱乐活动及兴趣爱好、避免不必要的偏食、防治慢性病、调整生活结构能够有效预防痴呆的发生。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小、影响因素未量化,使得研究结果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