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护理学专业内涵不断延伸。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中指出,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层面。阿尔茨海默病是全球的老年慢性疾病,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约为3.6 %
[2]。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代,越来越多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得到适宜的治疗与照顾。有效的护理,不仅仅是为了康复,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旨通过调查高职护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及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向情况,以促进高职护理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为今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方面的护理课程内容的设置及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21年6月某高职院校高中统招、高中单招、中职升高职、退伍军人再入学、学制3年的护理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入选学生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问卷由本院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设计。
1.2.1 一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户籍地、是否接触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今后就业方向的态度、是否看好老年护理职业、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相关专业工作、对老年护理就业前景的态度等。
1.2.2 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参考贺润莲等
[3]发表的《中文版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信效度研究》设计本次调查对象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问卷,问卷共计30道判断题,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为零分,总分为0~30分;问卷内测Cronbach系数为0.78~0.91。
1.2.3 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向情况
采用调查问卷和质性研究访谈方式了解调查对象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向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59份,有效回收率为96.4 %。159份有效学生问卷中,女生占75.47 %,多于男生;平均年龄(20.2±1.3)岁;独生子女占35.85 %;绝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但学习过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仅37.74 %的学生毕业后有意去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但超半数的学生表示有意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见表1。
表1 调研对象的一般资料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
项目 | n(x±s) | 构成比(%) |
---|
性别 |
|
|
男 | 39 | 24.53 |
女 | 120 | 75.47 |
平均年龄(岁) | 20.2±١.3 |
|
是否为独生子女 |
|
|
是 | 57 | 35.85 |
否 | 102 | 64.15 |
所在年级 |
|
|
大一 | 16 | 10.06 |
大二 | 69 | 43.40 |
大三 | 74 | 46.54 |
是否接触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
|
|
是 | 27 | 16.98 |
否 | 132 | 83.02 |
是否学习过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 |
|
|
是 | 143 | 89.94%(因大一学生尚未排课) |
否 | 16 | 10.06%(因大一学生尚未排课) |
就业意向(多选) |
|
|
医养结合机构 | 60 | 37.74 |
医疗单位 | 126 | 79.25 |
医药公司 | 46 | 28.93 |
其他 | 28 | 17.61 |
毕业后是否有意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 |
|
|
是 | 84 | 52.83 |
否 | 75 | 47.17 |
2.2 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结果显示,本研究对象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平均得分为(21±3.1)分,最低得分为13分,最高得分为28分,得分偏低的10条见表2。
表2 调研对象对阿尔茨海默病知识的了解程度Tab.2 Low score for knowledge of Alzheimer's disease |
项 目 | 人数(%) |
---|
极少数情况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康复 | 85(53.46) |
当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时,使用便签会使他们的病情加重 | 86(54.09)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后阶段需要24小时看护 | 94(59.12) |
有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处方药 | 100(62.89) |
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在养老院 | 104(65.41) |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的一种类型 | 105(66.04) |
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次重复相同的问题或事情时,提醒他们他们是在重复是有益 | 107(67.30) |
相比过去发生的事情,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更记清近期发生的事情 | 110(69.18) |
30岁的人也可能会患阿尔茨海默病 | 116(72.96) |
科学已证明,智力训练能够避免阿尔茨海默病 | 118(74.21) |
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还不严重时,心理疗法对焦虑和抑郁有效 | 118(74.21) |
2.3 从事老年护理的意向情况
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工作充满热情,但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团队合作护理方案认知不足,尚不能基于“以人为本”、“重建生活”开展护理工作。总而言之,学生对电子设备操作熟练、互动意识强、动手能力强、感知敏锐;不同户籍来源地的学生对尊重老年人、提高生命质量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整体学生的爱伤观念、以人为本理念有待提升。
3 讨论
3.1 护理专业学生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各年级学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量表平均得分为(21±3.1)分,与国内以往对在校医学生(17.09±2.7)
[4]及国内从业人员(17.21±2.5)
[5]的调查结果相比,本次研究结果整体良好,处于中上水平,提示参与调查的学生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教育方面掌握较好。
3.2 接触老年人的意愿情况
在校大学生服务老年人可划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直接服务即直接接触老年人的服务,以护理、照顾老年人的工作居多。护理专业学生在走入临床工作岗位之前,是否尽早接触临床实际工作、是否接触过老年人、是否有照顾老人的经历都将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是否具有养老院相关的义工经历、是否在家中与老人同住等,均可能影响大学生对老人的态度及其择业意向
[6,7]。本次调查中对高职学生从事老年人相关工作意愿的结果与程敏
[6]、李笑
[7]对大学生对老年护理择业动机的调查结果相似,均有较强接触老年人的意愿。建议在高职学生日常护理教育及临床实践中,应让学生有机会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在临床实际工作场景中理解患者,以人为本,采取实践与实训相结合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改革中,探索“学校-医院-社区”等多场地教学模式,探索部分课程深入医院、照护中心等与长者近距离接触,增加学习的直观性;采取实际情景案例教学,指导学生用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同时促进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教育是为了服务社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老年护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将所学的老年护理照护技能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深入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积极参与老年人照护服务,组织学生走入学校周边社区,积极开展各类护理服务,开展护理健康指导。培养学生以专业高质量的护理水平为患病老年人及家属提供护理服务,提升老年护理业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劳动态度,发挥榜样力量,全面培养学生踏实奉献的敬业精神。
综上所述,本次被调研的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整体较好,但目前尚缺乏对疾病的直观认知和护理实践,对当前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议今后高职护理教育着力打造真实教学场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实施三场地“学校-医院-社区”教学模式,为学生教授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知识、近距离接触患病老年人,实际走入真实工作场景等,以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使学生可以更加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在未来工作中更加发挥南丁格尔精神,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