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早期科学预防分会场学术活动于7月14日顺利召开,本次分会场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王晓明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成教授、苏州大学徐勇教授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耀丹教授担任主持。早期科学预防分会场特邀在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及营养、中医药及物理治疗、法律与保险等阿尔茨海默病防控相关领域国内外12位顶级专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预防指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AD早期识别早期预防干预、肝脏在A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新进展、武医养生对老年痴呆病的防治与康复的研究、口腔卫生与AD、非药物干预方法在AD患者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应用,以及乐和新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与实践、民事监护制度在AD患者中的应用、认知症的营养疗法、AD早期认知干预治疗进展、胰岛素抵抗与AD、AD与保险等进行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围绕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临床诊治经验总结等,进行了精彩的、高水平的学术演讲,来自国内外AD防控方面的专家、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
王晓明在开幕式致辞
教育部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国家首批健康教育专家苏州大学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详细解读了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专家组制定的最新版AD早期预防指南中国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及通过文献循证、干预研究实践、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和专家咨询等,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中国老年健康和社会文化特点,制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AD早期预防指南,涵盖了预防指南特色以及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的预防策略,从积极的生活态度、社会活动参与、认知训练、体育锻炼、戒烟限酒、营养、睡眠、血压血糖管理、体重和其他慢病管理以及中医开展针对AD的一级预防。对早期预防A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东东教授,全面系统地回顾了当前AD预防策略,包括识别风险因素和降低风险的一级预防策略,早期发现病理生理特征的二级预防措施,以及基于早期诊断的二级预防措施。指出在AD临床前期,使用单抗药或非药物干预可能阻断AD病程;实施有效预防策略需准确识别表征和无症状个体,开发新的研究结局终点,在认知健康人群中实施AD生物标志物的使用等,这是当前工作的难点和未来努力方向;同时对中医药缓解、调控AD症状进行了探索。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朱飞奇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动物试验、社区队列及临床AD患者探索肝脏在AD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治疗靶点。发现肝功能各项指标与AD患者各个脑区的脑灌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APOE4基因型通过影响肝功能指标影响AD患者脑区灌注。提出肝脏在AD发病机制中发挥非常复杂的作用,保护肝脏是预防AD的重要靶点,值得关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老年医学会认知障碍学会副会长 、四川省人民医院肖军教授,分别从AD认知训练和干预研究进展、认知刺激的实践应用、基于5G网络的计算机化认知训练三个方面进行讲述,认知训练项目涉及用于改善认知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技能的练习和活动,详细阐述了AD早期干预认知功能治疗的重要性和研究进展,提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为临床诊疗AD带来新的思考。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理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鸥梅教授认为胰岛素通过多种机制支持脑功能,胰岛素抵抗与大脑萎缩之间存在关联,特别是在负责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大脑区域。此外,胰岛素抵抗能够促进与AD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进一步损害脑细胞。提出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胰岛素抵抗和维持大脑健康的基石。规律运动、充足睡眠、释放压力等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原北京武术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武学与传统武医养生专家钟海明教授报告针对日益增加的老龄化痴呆患者人群,创建武医健康养生体系并通过主动型经络调理法即各种中医外治的调理方法和被动经络调理法即各种武术养生功法,将其配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对AD及认知障碍能起到有效防治、改善,乃至康复的作用。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口腔专家韩陆教授报告牙龈的病菌可能会通过感染免疫系统细胞穿透口腔直接进入大脑,最终导致罹患AD。提倡从青少年起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AD;提出坚持刷牙、定期洁牙、定期口腔检查、对已有缺失牙的老人及时镶牙或者种植牙修复等预防措施。北京培元康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方正总监报告非药物干预方法在AD患者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应用。在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空间中,合理融入非药物干预的元素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穿戴设备、机构或居家开展非药物干预技术培训等是可以降低症状的发生频率及时间,降低AD患者症状及危险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舒适度。清华大学医学院细胞治疗研究室主任张明徽教授,其团队从癌症免疫学研究入手,对各种慢性疾病的病因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分类,并将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融合,创立了乐和新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初步的实践验证,为老龄社会慢病时代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建立符合当下社会和人群的医学体系,科学技术和人文相融合,让医学从安慰走向治愈,从治疗走向预防。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著名律师唐新波,结合实际AD案例,从什么样的患者适合监护制度,如何认定患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监护人资格的确认及方式,监护人对患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为AD患者的病后生活保驾护航,以便行稳致远。日本分子营养学研究所所长、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金子俊之教授,对认知障碍的营养疗法进行了精彩演讲,现代的医疗技术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认知症,昂贵的治疗药物也无法为根治认知症铺平道路。金教授从认知的营养疗法各种热门问题出发,采用基于分子整合营养学的营养疗法,针对认知症的分子整合营养疗法为中心的综合方法进行系统报告。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赵利强认为需要秉承边尝试边发展的思路,在实践中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作为商业保险市场的参与者,当下更应该积极参与到我国的探索当中,无论最终长期护理制度如何发展,通过保险唤醒大众对于AD等会对老年人造成失智失能的疾病的认识及预防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徐勇做专题报告
杨东东做专题报告
朱飞奇做专题报告
钟海明做专题报告
韩陆做专题报告
方正做专题报告
张明徽做专题报告
唐新波做专题报告
日本学者金子俊之做专题报告
肖军做专题报告
承欧梅做专题报告
赵利强做专题报告
主持人张成
主持人张耀丹
“健康中国2030” 特别强调“促进健康老龄化”,倡导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本次大会早期预防分会场报告涉及AD及认知障碍的早期诊疗和干预、中医药预防,以及相关基础研究、营养卫生、法律与保险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讲解AD早期科学防控重要性及迫切性。会议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临床医务人员对AD早诊早治的能力,拓宽了AD研究者的科研思路,增强了公众对AD早防早诊早治的认识,将对我国AD科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我们积极在行动!